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部门综合预算
目 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二、2021年年度部门工作任务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第二部分 收支情况
五、2021年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第三部分 其他说明情况
六、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情况说明
七、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及资产购置情况说明
八、部门政府采购情况说明
九、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说明
十、机关运行经费安排说明
十一、专业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 公开报表
(具体部门预算公开报表)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一)主要职责是:
1、提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工业和信息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工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及行业规划,推进全市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水平。
2、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工业和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拟订全市工业行业产业政策,组织实施工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和相关行业准入公告管理。
3、负责全市工业领域产业发展的管理工作(含机械装备制造、冶金、钢铁、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建材、盐业、电力、能源化工、新兴产业等);承担全市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责任,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推动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
4、监测分析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工业和信息化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工业企业生产要素保障服务工作。
5、负责提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意见,按照中省市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的信息化项目。
6、负责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组织实施有关中省市科技重大项目,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全市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7、贯彻落实中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浩生产促进政策,负责工业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引导企业对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8、贯彻执行中省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统筹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全市信息产业发展,指导协调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组织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优勢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负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承担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9、贯彻执行有关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县域工业化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实施产业引导、政策支持,培植经济主体;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县域工业化、县域工业集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负贵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技术创新、融资担保、要素保障、合作交流等工作;承担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10、贯彻执行中省市有关盐业资源开发、盐业生产的法律和政策,拟定全市盐业管理政策和办法;负责管理全市食盐专营工作;负责市级储备盐的监管;建立储备盐管理、轮换、动用制度;监督管理全市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协助涉盐县市区积极发展盐化工业,负责协调全市盐资源开发项目的论证和报批工作。
11、落实集体经济政策;参与制定全市城镇集体经济政策;为成员单位提供服务,做好“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工作;指导基层联社组织建设,帮助集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监督管理集体资产,确保增值保值;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12、贯彻中省有关招投标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工业、信息产业招投标工作的政策规定,拟定全市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实施细则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产业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13、负责对职责范围内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菅理。
14、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5、职责分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责指导、监督、协调食盐行政执法工作。市工信局负责全市食盐专营管理,制定盐业产业政策,组织落实中省储备盐制度和食盐供应应急管理。
(二)机构设置:
1、政秘科。负责局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承担重要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承担文秘与公文管理、重要文件起草、新闻发布、政务信息、文电、会议、机要、保密、档案、信访等工作;负责局机关及所属单位机编制、人事、劳动工资、职称、培训等工作;负责机关财务、资产管理等工作。
2、运行监测协调科。贯彻落实中、省调控工业经济运行的政策和措施;综合分析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研究提出工业经济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监测、分析和预测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跟踪调控目标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工业方面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保障工业企业生产要素综合供给和平衡,协调解决工业企业发展中煤电油气运等事宜。
3、规划与科技创新科。负责研究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问题,贯彻落实中省工业和信息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工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以及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议;接照中省规定权限,组织审批、核准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组织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工作;指导行业质量品牌建设;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推动企业实施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组织协调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实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承担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4、装备工业科。负责全市装备制造业行业管理,落实中省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提出行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加强全市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加强重点行业及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指导重大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创新,提出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中省市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有关重大专项,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设计、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提高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和水平;贯彻中省有关招投标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工业、信息产业招投标工作的政策规定,拟定全市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实施细则并监督实施;负责全市工业和信息产业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
5、消费品工业科(散装水泥办公室)。参与拟定全市轻工业(食品、医药、纺织、家电)以及建材、民爆物品发展规划、经济技术政策并进行监督实施和行业管理,协调行业关系和发展中的重大间题,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参与建材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审查工作;承担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管理、国家药品储备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国家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的规划,执行相关政策和标准;落实集体经济政策,为成员单位提供服务;组织推进全市散装水泥推广工作;负责系统安全生产和民爆物品生产、销售的安全监管工作。
6、电力与原材料科。承担全市兰炭、电石、铁合金、金属镁、烧碱、聚氯乙烯等工业行业管理工作;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贯彻落实中省市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准入公告工作;提出电力和工业行业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承担全市大阳能光伏产业行业管理工作;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工业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促进的方针政策;组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和污染控制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7、信息化推进科。指导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全市信息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按照中省规定权限,组织审批、核准全市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筹规划和监督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对重大信息化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统筹规划、协调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作;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负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组织指导相关部门制定通信管线、公共通信网、专用信息网的规划并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协助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对在榆的通信网运行及电信和信息服务行业进行监督与服务,协调电信市场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宜;承担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8、电子信息产业科。承担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指导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拟定相关发展政策和措施,协调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承担信息产业培育、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等相关工作;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大数据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贯彻执行大数据管理标准规范,推动重要信息资源的归集、共享、开放和应用。
9、非公经济发展科。负责拟订中小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调查研究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和措施;负责企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和监督检查;指导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负责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协调推进实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品牌培育、技术改造、技术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承担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10、中小企业服务科。负责全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监测、评价和考核;负责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金融、担保机构与企业的信贷合作机制;推动引导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机构与企业合作;指导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11、盐业管理科。贯彻执行中省市有关盐业资源开发、盐业生产的法律和政策,拟定全市盐业管理政策和办法;负责管理全市食盐专营工作;负责市级储备盐的监管,建立储备盐管理、轮换、动用制度;加强对盐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协助涉盐县市区积极发展盐化工业,负责协调全市盐资源开发项目的论证和报批工作。
二、2021年度部门工作任务
(一)强化工业稳增长,防止工业增速大起大落
一是稳住工业基本盘,确保煤炭、油气、化工、载能行业主要产品产能释放,防止工业经济增速大起大落。二是夯实县市区工业稳增长任务,对照省上下达的工业产值任务,强化任务分解调度,确保任务完成。三是强化工业稳增长政策落实,全面梳理中央、省、市各类稳增长政策和民营企业政策,建立政策台账,全面落实,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四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按月做好210户重点企业监测,按旬做好14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价格监测。
(二)持续提升制造业发展战略。
一是重点产业突破行动。抓好兰炭产业产业升级改造,积极打造千亿镁铝产业发展。二是产业链提升行动。重点落实《榆林市传统能化产业升级改造三行动方案》,推动兰炭、金属镁等重点能化产业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化工产业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三是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启动羊毛防寒服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持续实施县域经济首位产业政策,全面推动我市兰炭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三)下大力气培育优质民营企业。
一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小升规”企业库,对大产值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依托专业机构力量,推动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实现“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二是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配套发展。三是继续落实好优秀大学生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四是结合实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分三年对全市2500户重点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集中轮训,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领、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企业家队伍。创新人才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企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等人才精准培训工程。
(四)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突破。
一是开展千户企业上云行动,推动全市上云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二是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组建榆林工业互联网络,建设榆林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演示中心和推广中心。三是培育一批工业APP。建设工业APP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测试床、工具库、标准库、知识库、案例库等公共服务。四是实施产业引进培育工程。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与我市主导产业融合发展为途径,积极争取中省相关能源数据逐步沉淀榆林,大力培育我市数字经济和信息产业。五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实际应用。以中小企业服务、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技术改造、民爆物品安全监管以及节能减排为重点,建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三、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本部门的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本级(机关)预算和所属事业单位预算。
纳入本部门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共有4个,包括: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20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98人,其中行政编制20人、事业编制78人;实有人员97人,其中行政23人、事业74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85人。
图表如下:
第二部分 收支情况
五、2021年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一)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本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2021年本部门预算收入2048.3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048.39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2021年本部门预算收入较上年减少19.01万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2021年本部门预算支出2048.3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2048.39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支出0万元、其他支出0万元,2021年本部门预算支出较上年减少19.01万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021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收入2048.3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048.39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2021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收入较上年减少19.01万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2021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支出2048.3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2048.39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支出0万元、其他支出0万元,2021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支出较上年减少19.01万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三)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2021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2048.39万元,较上年减少19.01万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图表如下:
2、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2021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8.39万元,其中: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89901)226.97万元,较上年减少0.69万元,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2)卫生健康支出(2101101)80.3万元,较上年减少3.66万元,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3)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150501)1625.93万元,较上年减少21.5万元,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4)住房保障支出(2210201)115.19万元,较上年增加6.85万元,原因是:2021年住房公积金缴费工资基数增大。
图表如下:
3、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1)按照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的类级科目说明。
2021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8.39万元,其中:
工资福利支出(301)1375.86万元,较上年减少19.16万元,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商品和服务支出(302)156.91万元,较上年减少438.96万元,原因是:上年包含专项业务经费450万元,今年专项业务经费单独说明;实际减少11.04万元,是因为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03)65.62万元,较上年减少19.12万元,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专项业务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302)450万元,较上年相比没有变化,原因是:专项业务经费是财政根据上年预算数以及我系统工作职能、业务范围、人员情况等方面统筹安排。
图表如下:
(2)按照政府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的类级科目说明。
2021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8.39万元,其中:
机关工资福利支出(501)1375.86万元,较上年减少19.16万元,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502)156.91万元,较上年减少438.96万元,原因是:上年包含专项业务经费450万元,今年专项业务经费单独说明;实际减少11.04万元,是因为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509)65.62万元,较上年减少19.12万元,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专项业务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502)450万元,较上年相比没有变化,原因是:专项业务经费是财政根据上年预算数以及我系统工作职能、业务范围、人员情况等方面统筹安排。
4、上年结转财政资金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情况。
本部门无2020年结转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资金支出。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部门无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2、上年结转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本部门无2020年结转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
本部门无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并在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表中列示。
本部门无2020年结转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
第三部分 其他说明情况
六、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预算情况说明
2021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支出14.5万元,较上年减少3.5万元(19%),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务用车编制减少。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0%),没变的主要原因是本部门不预算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9.5万元,较上年增加3.5万元(58%),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新成立下属单位榆林市工业发展服务中心、榆林市工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均预算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万元,较上年减少7万元(5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务用车编制减少;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0%),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本部门2年均没有购置公车。
2021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会议费预算支出 10万元,较上年减少3万(23%),原因是:精简各类会议,压减经费。
2021年本部门当年一般公共预算培训费预算支出17万元,较上年增加10万元(1.42 %),原因是:机构改革,新成立下属单位预算培训费。
本部门无2020年结转的“三公”经费支出。
七、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及资产购置情况说明
截止2020年底,本部门所属预算单位共有车辆1辆,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28台(套)。2021年当年部门预算安排购置车辆0辆;安排购置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
本部门无2020年结转的财政拨款支出资产购置。
八、政府采购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1年无政府采购预算,并已公开空表。
本部门无2020年结转的政府采购资金支出。
九、部门预算绩效目标情况说明
2021年本部门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涉及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048.39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0万元,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0万元(详见公开报表中的绩效目标表)。
本部门无2020年结转的财政拨款支出涉及的绩效目标管理。
十、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本部门当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安排87.14万元,较上年减少11.9万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下属单位整合,部门整体人员减少。
本部门无2020年结转的财政拨款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十一、专业名词解释
1.机关运行经费:指各部门的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2.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是指政府对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包括资源勘探业、制造业、建筑业、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国有资产监管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等方面支出。
第四部分 公开报表
(后附2021年预算报表)
附件: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部门综合预算公开报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群机构网站
政府机构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中省驻榆单位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