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近年来,为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四水四定”,榆林市委、市政府把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作为方向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先后出台了《中共榆林市委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发展高效旱作节水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榆字〔2022〕14号)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榆政办函〔2022〕34号),全市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看到,我们项目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建后管护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影响了其持续高效发挥作用。榆林正在加快建设陕西现代农业先行区和旱作农业示范区,按照关于农田建设的有关要求,出台全市性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办法,有助于建立统一的管理规范,为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内容
为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建立统一的建后管护工作规范,巩固农田建设成果,确保建成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长久持续发挥效益,市政府安排市农业农村局起草了《榆林市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办法(试行)》。本办法共有7章19条,第一章总则,主要说明了本管理办法制定的背景依据、适用范围,着重明确了县、乡、村职责;第二章项目资产移交,主要明确资产移交的流程;第三章管护主体及职责,主要明确县政府、农业农村部门、乡政府、村组、受益主体、管护主体的职责;第四章管护内容及方式,明确了管护的内容及方式;第五章管护资金,明确了管护资金来源及使用办法;第六章监督与考核,明确县级主管部门及乡镇监督责任和市级主管部门的考核办法。第七章为附则。
三、主要名词解释
山旱地“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指采取“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市电)提水+土工膜窖(软体水窖)高位储水+膜下滴灌补水”的“四位一体”的集雨补灌技术。
首部枢纽:是指从水源取水并将它处理成符合滴灌水质、水压和水量要求的水送到滴灌系统中去的设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水泵机组、过滤设备、肥料和化学药剂注入设备、控制设备、量测设备、压力调节器。
四、解读人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群机构网站
政府机构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中省驻榆单位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