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索引号] 12610800MB29219970/2023-00779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榆林市政府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 [ 发文日期 ] 2023-09-12
[ 效力状态 ] [ 文 号 ]
[ 名 称 ]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3-09-15 15:06
分享:

类  别:A

签发人:许君

李翠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杂粮产业助力农民发展致富的建议》(第1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全市耕地面积1417.27万亩,其中旱地占76%,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土层深厚、光照充足,为小杂粮多样性合理布局和规模扩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空间,是全国小杂粮的优生区。2022年全市小杂粮种植面积324.9万亩、总产量33.2万吨,其中靖定荞麦、米脂小米、府谷黄米、佳县高粱、横山绿豆已成为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

       一、发展优势

       (一)政策优势。出台了《关于推进以米脂小米为主的榆林小杂粮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行动方案》,建立小杂粮全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小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规模优势。近年来,我市统筹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美丽农田等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13.65万亩,项目区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0%,旱涝保收田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十年九旱”的局面得以改观,粮食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亩均增收200元,小杂粮产业发展有了基本保障。全市建成万亩以上规模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示范基地20多个,正在建设糜子和高粱产业强镇2个,产业发展基础坚实。

       (三)主体优势。全市从事小杂粮行业加工大中小型企业约150家左右,年加工总量25万吨以上。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注册商标100个以上,三品一标认证100个以上。

       (四)技术优势。承担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榆林综合试验站建设,育成了榆谷6号、榆谷8号等系列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中矮杆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配套推广了渗水地膜、水肥一体、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技术,实现了谷子良种统繁统供、谷子精量播种和种植机械化作业有机融合。

       (五)生态优势。榆林小杂粮优势种植区域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土层深厚,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且远离工矿、城市污染源,“蓝天、碧水、净土”的生态环境基本形成,为小杂粮绿色、有机生产奠定了基础条件。

       (六)品牌优势。榆林市三边地区(靖边、定边、安边)是世界红花荞麦优势产区和产业化示范先进区,靖边荞麦、米脂小米、神木小米、府谷黄米、横山大明绿豆、神木黑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产品远销东南亚、西欧等地区。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全市小杂粮种植多分布在山地和坡地,地块零散,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业机械化问题亟需解决。

       (二)精深加工能力较弱。全市小杂粮加工转化率达90%,但初级加工占比就达到72%,企业农特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地方龙头企业精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

       (三)企业带动能力不足。多数地方龙头企业还处于成长阶段,生产规模小而散,其加工和科技装备水平较低,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弱,小企业应对大市场能力差。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抓育种,推动小杂粮规模化种植。建立以米脂小米为主谷种育繁推体系,实施小杂粮育繁推广工程。加大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坡改梯项目实施,提高机械化运用水平,扩大小杂粮种植规模。

       (二)补短板,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培育小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形成一批地方品牌、企业品牌,提升榆林优质小杂粮品牌形象。积极开展线上营销,培育本土电商与网红成长,拓宽小杂粮销售渠道。

       (三)建示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各类小杂粮示范园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推进杂粮食品向功能性保健产品转变,组织召开全国性的小杂粮产业发展研讨大会,推行“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科研”等模式,催生一批休闲观光、康养结合新业态,拓宽发展空间,促进农民增收。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电脑端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技术支持:0912-3893665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榆政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