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国忠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摘登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4-02-23 09:58
分享: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主任会议8次,审议专项工作报告30个,作出决议决定17项;开展调研视察36次,跟踪督办审议意见11件,开展工作评议12项,完成非煤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政府有效投资两大研究课题。颁布实施地方性法规2件,审议地方性法规2件,对4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自觉紧跟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定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办专题读书班。运用“四下基层”制度,开展产业研究、城市更新等课题调研,形成26项成果。深入检视整改问题33项,制定修订制度14项。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72人次。

不折不扣贯彻党的部署要求。围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对南部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围绕营商环境突破年,扎实做好营商环境“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后半篇文章;围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配合市委开展督查。

围绕强市富民,助推高质量发展更加有效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市“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依法作出《决议》。审查批准《榆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全市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监督。对市属企业运营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垃圾分类、固废治理等进行调研检查。举办黄河秦晋大峡谷论坛。对全市12个县市区春季造林绿化工作进行督查,审议全市防沙治沙及国土空间绿化工作情况报告。

强化“两大议案”办理。将办好《整合南六县产业发展资源、实现一体化高质量打造的议案》和《榆林中心城区城市更新的议案》“两大议案”作为本届履职的重中之重,分别就“两大议案”办理作出《决定》。提出18项年度重点任务。

促进民生改善。开展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专题调研。审议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报告。对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视察。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等专题调研。

彰显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深入

民主参与机制不断健全。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部署要求,制定我市实施意见。将首次采用人大代表投票表决方式,确定2024年市政府实施的10件民生实事。

民主参与平台不断拓展。对全市代表联络站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将全市1万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全市共建成各类代表联络站535个。

民主实践过程不断丰富。聚焦医药医保、数字城市建设等专题,召开座谈会13次,公开征求意见6次。制定出台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实施意见。累计有7000多人次参加“六大行动”,推动3651件问题加快解决。

举办2次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深化“三个联系”,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定期联系代表、代表定期进站履职等工作机制。代表提出的255件建议全部按时办结。

坚持厉行法治,促进治理效能提升更加有力

维护宪法权威。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宪法宣誓仪式5批34人次。举办宪法及地方性法规知识竞赛。制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落实全面报备与重点审查工作机制。

坚持立法引领。颁布实施停车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城镇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条例。启动制定矿山生态修复条例。对红碱淖自然保护区管理、统万城遗址保护等开展立法调研。

强化执法检查。首次对无定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开展执法检查,首次将立法后评估与执法检查有机结合,首次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参与执法检查,对发现的4大类10方面80多个问题跟踪督促整改。

促进和谐稳定。对全市法院家事审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审议家事审判工作情况报告。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监督。对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基层信访矛盾源头预防化解等工作进行调研。

突出守正创新,常委会自身建设更加严实

提升常委会履职能力。启动常委会议事规则、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等制度的制定修订工作。合理安排常委会会议议题,改进会议组织形式,完善分组审议和重点发言制度。制定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守则。

提升人大机关活力。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编制“智慧人大”建设规划。搭建民声“大讲堂”、机关“大书房”、办公“大画廊”等平台。制定出台机关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提升人大影响力。与海淀区、三亚市等人大广泛联系。精心配合外省市人大来榆调研35次。举办全市人大系统“履职杯”第二届体育比赛、“绿色新榆林”书画摄影文创展。编撰《代表履职风采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24年主要任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上更加务实有效,在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更加坚决有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榆林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彰显人大担当。

高站位强化政治引领

牢牢把握人大的政治机关属性,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决落实省委“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推动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走深走实。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中积极担当。认真筹备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系列活动。

高效能履行法定职责

实现地方立法新突破。贯彻落实新修改的立法法和《陕西省地方立法条例》。加强地方立法研究,优化立法规划计划编制。出台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的意见。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增点、优化、提升。坚持立法“三原则”“四权限”,加快立法步伐。

深化监督工作新成效。坚持正确有效依法监督,研究制定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实施细则。改进常委会审议工作,科学确定审议议题。创新监督工作方式,全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加强对全市落实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督导检查。

开启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新局面。研究制定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实施细则。建立市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一委两院”沟通机制。市人大常委会要根据决定的事项和项目,精心组织调查研究、专业咨询、听取意见等各环节工作。

拓展依法任免新实践。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把好任命、监督两大关口。研究制定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辞职、免职、撤职实施办法。建立履职报告制度,分年度安排任命人员向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并进行评议。加快探索人大任后监督结果运用机制。

高水平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制定市人大代表培训三年计划,建立代表常态化列席常委会和专委会会议、有序参与常委会活动的制度。通过评选优秀代表小组和优秀议案建议、举办议案建议模拟审议等活动。健全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推进全过程闭环办理。

高标准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坚持强党建增定力,坚持强基础提能力。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加强教育培训。坚持强作风激活力,树立精品意识。把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贯穿机关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坚持强联动聚合力。加强对外交流,宣传推广榆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电脑端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技术支持:0912-3893665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榆政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