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点话题:锚定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转型升级
来源:榆林日报 郝彦丰 宋炜
  
时间:2021-04-15 09:59
分享: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对于以煤炭工业闻名的资源型城市榆林而言,碳达峰、碳中和也必将成为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目标。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十四五”时期,榆林要锚定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转型升级,并于今年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建设西北大学碳中和学院等。对此,代表、委员们纷纷热议、积极献策。

       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建设

       实施“煤化工+氢耦合”等示范项目,是榆林今年推动能化产业高端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市政协委员、榆林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红艳认为,发展氢能产业将是榆林实现“双碳”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建设。

       她建议,榆林尽快出台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重点在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系统、制氢装备、氢储运装备、氢能产业基地及氢气消费等方面给予扶持。构建完善的氢能产业链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质量监督、检测认证等。重点推进清洁风光电解制“绿氢”产业建设,鼓励企业建设规模化风光能源电解制“绿氢”产业示范基地,坚持发展“零碳”制氢技术路线。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卡、公交示范项目运行,抓住2022年在榆林举办省十七运会的机遇,树立榆林清洁、低碳的城市形象。

       培育非能化工业产业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榆林以煤为主的能源产业发展将迎来极大挑战。所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非能化工业产业,构建榆林新发展格局迫在眉睫。”市政协委员、榆林大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玉琨说,通过深入调研,他发现榆林非能化工业产业目前存在着区域产业发展失衡、产业低端化、人才匮乏等问题。

       马玉琨建议,用“三个驱动”实现“三个转变”,带动榆林非能化工业产业发展,即以顶层设计为驱动,推动产业布局链由分散式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以产业提质为驱动,推动产业发展链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发展转变;以市场导向为驱动,推动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变。

       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

       当前,由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在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实施的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是目前全球在建最大的煤化工项目,对我国煤化工下一步发展和走向将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双碳”目标,市人大代表、榆林化学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宋世杰表示,作为资源型城市,特别是作为全国输出一次性能源和初级能化产品的重要区域,榆林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其单位能耗等指标要高于以制造业或是贸易等为主的地区。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正是因为有了榆林的巨大付出,才有了更多地区的快速发展。因此,他建议,榆林应该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为今后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全国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电脑端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技术支持:0912-3893665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榆政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