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榆林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全体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积极通过提案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截止2月24日12时,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以提案方式共提出意见建议435件。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经审查,决定立案403件,占提出总数的92.6%,其中委员提案316件,占立案总数的78.4%;党派、团体、各专委会提案87件,占立案总数的21.6%。不予立案转委员来信处理32件。
本次会议提案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内容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充分体现了提案的广泛性特点。二是主题突出。委员们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突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重大问题。三是质量提升。严格执行立案标准,所立提案既有关于科学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建议,也有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多数提案选题比较准、意见建议比较实。四是突出了关注民生这个最大的政治。所提内容大体可分为六个方面:
一是关于经济和环保方面的提案68件,占立案的16.9%。内容涉及面较广,主要有:重新核定榆林市内煤矿产能;加大民营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扶持本土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化解金融风险力度;加强榆林名牌产品创建和推广工作;大力发展榆林传统手工业;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将塑料垃圾作为主要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将光污染纳入环境污染进行防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等。
二是关于“三农”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提案52件,占12.9%。内容主要有:大力发展杂粮产业,推进农民脱贫致富;加强土地流转工作,发展集约化现代特色农业;探索榆林牧草产业发展,巩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调整涉农政策力度,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强化提高农业扶持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工作;注重引进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唱响榆林特色农业品牌;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护工作等建议。
三是关于城建交通方面的提案有77件,占19.1%。主要有:加强我市城市交通道路管理,提升城市道路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规范出租车管理,全面提升榆林城市整体文明形象;优化我市公交管理,着力推进绿色出行;推广雨水收集利用,降低城区内涝灾害;加快榆延高铁建设;尽快出台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加快我市棚户区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升级改造242国道清涧至绥德路段;在榆林市区开通教育公共交通线路;加大立体停车场建设力度;加强城市人工湿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建议等。
四是关于科教文卫体方面的提案120件,占29.8%。主要有:加快发展我市社区教育;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加大中小学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力度;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全市文艺精品创作;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加快沿黄旅游建设;让路遥成为榆林建设全域旅游“文化名片”;加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市县区公立医院卫生管理工作;大医院妇产科剖腹产比例过大亟需引起重视;加强过敏性鼻炎防治;提高乡村医生报酬待遇等建议。
五是关于社会保障和民生方面的提案44件,占10.8%。主要有:加快我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支持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加大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患者报销比例;加快推进居民用电户表改造;建设智慧停车云平台;加强失独家庭社会救助;加快榆林野生动物园建设;强化外卖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等建议。
六是关于社会法治及其他方面的提案42件,占10.5%。主要有:加快推进榆林采煤沉陷区和火烧隐患区综合治理工作;整合应急资源,健全应急体系;加强快递队伍建设,规范快递行业监管;推进榆林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加大妇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加强流浪狗管理;实施八个专项行动,打造“法治榆林”品牌;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创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移风易俗杜绝浪费,倡导红白事宴席改革;市民大厦办理有关业务所需材料尽量格式化等建议。
本次会议闭幕后,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将及时把立案的提案转交有关承办部门单位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办理。对未予立案的提案,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榆林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的规定,以来信或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转送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参考。
大会截止日期以后收到的提案,也将按照有关程序及时审查立案,交有关部门单位办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群机构网站
政府机构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中省驻榆单位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