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榆林煤矿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榆林日报
时间:2025-07-11 08:57
分享:

煤矿智能化是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

近年来,作为全国煤炭资源富集区的榆林,高度重视煤矿智能化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智能装备,推动煤炭开采加速从“铁锹”向“鼠标”转变,致力为陕西乃至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位于榆林榆神矿区一期规划区的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曹家滩煤矿,于2020年11月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 2023年7月,该矿成功运转全球首套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并创造了装机总功率2.2万千瓦、装备总重量2万吨、一次采全高10米、单工作面年产能超2000万吨4项“世界第一”。

近日,记者来到曹家滩煤矿井下,一睹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的“真容”。“为实现10米特厚煤层的智能、高效、集约、安全开采,我们联合顶尖团队研发了先进的设备、攻克了一系列难关,不仅实现了从地面操纵井下设备进行割煤,以及从采煤工作面到智能装车全煤流系统的顺/逆一键启停,煤量视频称重+激光监测、异物识别等功能也是一应俱全。”据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综采一队副队长姚孟森介绍,通过充分运用智能化技术,曹家滩煤矿已将设备启动时间从30分钟以上压减至10分钟以下,每年可降低电耗超1000万千瓦时、节约电费600余万元。

与此同时,在矿井主排水泵房、变电所、主运输等重点岗位,曹家滩煤矿还配备了60余套巡检机器人,并建成机器人集群调度指挥系统,将系统生产期间的巡检人员由15人减少至5人。“通过集纳AI识别、机器人巡检等高新技术,我们的煤矿智能化系统正加快实现从有到全的深层次转变,建成了煤炭行业集成系统最多、融合程度最强、劳动效率最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能化矿井。”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机电运输管理部业务主管张碧川说。

生产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矿井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智能预警监测系统可视频抓取胶带机跑偏、区域入侵、人员睡岗等各类风险,通过AI算法分析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从井下到地面,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位于榆阳区金鸡滩镇的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银河煤矿也得到充分体现。

近年来,银河煤矿始终秉持“科技减人、科技兴安”发展战略,建成“井下物理矿+地面虚拟矿”智慧矿山体系,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地面远程操作,智能快速掘进工作面实现随掘随支快速掘进。“我们的智能综合管控平台,集成了AI人工智能、云计算、4G网络、视频监控、巡检机器人等系统,可汇集矿井所有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实现了井下生产、运输地面远程一键控制及安全管理精细化等功能,不但减少了井下作业人数,还大幅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陕西银河煤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中华说。

据统计,榆林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达1490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陕西的八成以上,2024年原煤总产量达6.24亿吨。在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中,榆林共有13处煤矿入选,年总产能达2.09亿吨,入选煤矿数量和总体产能均排名全国第一。目前全市已建成智能化矿井27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78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62个,涉及年总产能近4.13亿吨。

“对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矿井验收的煤矿,我们给予了产能置换、产能核增等一系列支持措施,为其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全市智能化煤矿年总产能已达到生产矿井年总产能的73%,标志着榆林煤矿智能化建设已走在了全国前列。”榆林市能源局副局长郭雄表示,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扎实稳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力争2030年底全市所有煤矿均实现智能化,为煤炭生产过程全面减人、增安、提效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电脑端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技术支持:0912-3893665

主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

承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支持IPv6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技术支持: 0912-3893665

榆政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