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县”落户清涧。
影视基地一角。
搬迁群众过上幸福日子。
以奋斗之姿逐梦新征程,靠实干之力绘就新画卷。2022年,清涧县聚焦“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笃定“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战略,促发展、守底线、保稳定,为全县“十四五”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49亿元,增速5.5%;规上工业总产值19.81亿元,增加值增速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8亿元,增速5.2%;地方财政收入1亿元,增速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达到33365元、13528元,增速分别为5.6%、6.6%……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见证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1、产业建设蓄势聚能
“仅用5个月时间建成全市最大的万头黑牛养殖基地,着力构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畜牧产业体系,为‘产业富县’提供了硬核支撑。”写进今年清涧县政府工作报告的这段话令人欢欣鼓舞。
位于清涧县老舍窠便民服务中心邢家沟村的万头高端黑牛养殖基地,是该县的重要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打造西北最大的全自动化、智能化畜牧养殖繁育高端肉牛基地,占地1000亩,总投资5亿元,计划养殖黑牛1万头,目前存栏1500头。利用“进口良种母牛+和牛胚胎移植”繁育模式,这里也将成为清涧打造地方肉牛品牌——清涧黑牛的“出发地”,助推全县从普通肉牛养殖向高端肉牛养殖提档升级。
2022年5月,全省首个“盒马县”落户清涧。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盒马(中国)有限公司、西安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推动清涧红枣、黑毛土猪肉等10多种农特产品“抱团亮相”盒马鲜生超市,助力当地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清涧正加紧迈上农业强县快车道。2022年,全县推广旱作节水农业1.9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5万亩,13.3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川坝地实现机械化作业,粮食产量突破11万吨。实施红枣生态管护27万亩,完成低产改造1万亩,红枣产量达12.5万吨,产值突破4亿元。嫁接改良红梅杏1万亩,带动户均增收1.2万元。新栽连翘、酸枣等中药材7.4万亩,全县产业转型升级走出新路子。特别是“公司+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推进产业建设的经验做法,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此外,清涧红枣、苹果、红梅杏、小米特色农产品获得“国”字号认证,让当地的农特产品有了“金招牌”。
在巩固衔接方面,全县消除返贫致贫风险758户1836人,实施涉农整合项目300个,建成通车石东路15公里,完成联网通组路98.6公里,修复水毁道路125处;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驻地旧貌换新颜;国家卫健委、苏陕协作、省国资委合力团持续发力,人工智能产业帮扶项目入选人民网“乡村振兴示范案例”。
2、城市更新稳步推进
群山连绵、翠绿掩映谓之“清”,溪水环绕、穿岩透底称之“涧”。如今的清涧,山清水秀名副其实。城内五水相迎、五山簇拥,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022年,清涧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历史最高纪录317天,改善幅度跃居陕北26个县区第六,摆脱了多年靠后局面;境内无定河、清涧河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紧盯饮水、用气、取暖等民生实事,完成“煤改气”“煤改电”3500户,延伸供水、供热管网56公里,接通清子天然气管线,结束了“气荒”历史,实现了夏季不断水、冬季不停气。
城市面貌持续更新,城市功能日趋完善。2022年,全县充实环卫人员力量,配齐设施设备,提升保洁质量;常态化规范东沟、岔口农贸市场秩序,新建老峰湾早市、夜市,解决了马路市场、流动摊贩等问题;清理乱搭乱建及户外广告2100余处,规范个体商户门头牌匾600余处,拆除违章彩钢房450间。
面对群众长期呼吁治理的南坪“脏乱差”现象,清涧狠下决心、稳妥有序启动了沿河危旧楼房拆迁,78户商户居民全部搬迁。农机厂、虎头峁二期和北街棚户区改造主体竣工,8个小区12栋老旧楼房完成改造,典型做法在全市作了经验交流;修复更新了路灯、公交站牌、破损路面等基础设施,新建停车场3个、新增停车位170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题;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1公里,铺设防洪管网4.1公里,疏通下水管道2.8公里,经受住了特大暴雨考验。
3、全域旅游提档升级
“文旅兴县”是清涧三大战略目标之一。2022年,该县围绕北国风光红色教育游、黄土高原民俗风情游、路遥故里文化体验游、黄河峡谷生态观光游、鬼方古迹历史探秘游“五大板块”,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价值,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逐步打造起旅游全景化、全域化、全享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2022年,清涧又一旅游景点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即《人生·路遥》影视城。该影视城位于宽州镇牛家湾村,是为了配合电视剧《人生·路遥》拍摄而建,建成一条南北向的主街,多条东西向的次街,形成了多个功能片区,分别还原了路遥《人生》小说中20世纪80年代的县城道路场景。剧组完成拍摄后,《人生·路遥》影视城已交由清涧县文投公司管理运营,仅国庆和春节期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并一度占据抖音榆林景点好评榜第一名,实现旅游产值2000万元。
加快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也是清涧不断推进全域旅游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2022年,该县完成北国风光景区毛泽东诗词馆布展、门户区及窑洞民宿主体建设,完成路遥文学村布展立项,实施陕北道情保护传承基地开工建设、高杰村古村落保护建设,提升打造了路遥小镇、白李家河等乡村旅游示范点。
此外,通过文旅活动、文艺创作等展现清涧形象。该县圆满完成省十七运火炬清涧站传递仪式,成功举办纪念清涧起义95周年系列活动、纪念路遥逝世3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和庆丰收·迎盛会农民丰收节。道情音乐剧《四块红军票》荣获陕西省第九届小戏小品展演大赛最高奖项,清涧伞头秧歌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文化馆晋升为国家二级馆。
4、民生答卷倾心书写
民生实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2年,清涧县把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身边大事”来办,把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一幅幅幸福图景,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教育发展稳中向好。成立教育工作专班,制定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10条意见,设立2500万元“折生阳教育奖励基金”。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率56.6%,中考优秀率35.3%,创近三年来最好成绩;建成投用第六小学,新增学位1200个;清涧中学艺体楼主体完工。
医疗水平稳步提升。县医院住院楼、中医院诊疗中心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完工,建成疫情防控与应急公共卫生中心;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实现全覆盖;购置投用螺旋CT和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填补了全县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空白。
社会保障持续增强。新纳入低保2162人、特困供养98人,救助突发困难户1.05万人次;落实教育资助4660人,救治大病患者1620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1户、安全饮水巩固提升48处;城镇新增就业206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75个;集中启动农村互助幸福院46个,让837名留守老人吃住不愁、乐享晚年。
社会治理高效有序。强化安全生产防范和隐患排查整治,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27万件便民事项实现了“一扇门、一次办”;“县长信箱”回复率、及时率均达100%,“百姓问政”满意度位居全市第二。
网站地图 意见建议 关于我们 公开审查 榆政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 市政府办公室承办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办公地址:陕西省榆阳区青山东路1号 技术支持:0912-389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