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000160825732-G-2020-002228 | 发文字号 | |
成文日期 | 2020-10-14 | 发布日期 | 2020-10-21 15:25 |
标 题 | 对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35号建议的复函 |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 | 公文时效 |
类别:B类
签发人:周锦峰
姜良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米脂县入伍高校毕业生退役安置后规范相关待遇的建议”第135号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您的建议切合实际,提的很好,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专门会议,就此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并根据退役军人局工作职能,在全市开展了工作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11月1日起,《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取消了城镇户籍和非农业户籍士兵退役后安排工作的政策,给地方征兵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为了吸引青年投身军营,圆满完成征兵任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2011年以后自行陆续出台地方性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义务兵进行安置。据统计,从2011年至今,全市共安置大学生退役士兵4741名,其中事业单位安置4176名,企业安置280名(神木市城投公司接纳),公益性岗位安置285名。待安置大学生退役士兵809名(见表1)。
表1 榆林市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情况统计表
县市区 |
事业单位 |
企业 |
公益性岗位 |
待安置 |
榆阳区 |
490 |
65 |
490 |
|
神木市 |
157 |
280 |
150 |
|
府谷县 |
362 |
|||
横山区 |
458 |
36 |
||
靖边县 |
285 |
34 |
78 |
|
定边县 |
319 |
|||
绥德县 |
542 |
100 |
||
米脂县 |
403 |
141 |
||
佳 县 |
514 |
|||
吴堡县 |
195 |
|||
清涧县 |
184 |
|||
子洲县 |
267 |
|||
合计 |
4176 |
280 |
285 |
809 |
二、存在问题
大学生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既能圆满完成征兵任务,确保为军队输送高素质兵员,也能有效解决榆林籍大学生就业问题,但随着政策的执行和时间的推移,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根据各县市区反馈和日常掌握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策缺乏依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中没有大学生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我省仅有榆林、延安执行大学生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延安已于2020年2月取消),大学生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无法可依,存在政策隐患和风险。
二是安置后的矛盾问题开始突显。由于安置到事业单位的大学生退役士兵的“入口”不符合国家政策,这部分人目前只有工资福利待遇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执行,职称评定、身份认定、提拔任用、选调遴选等方面均受到限制,个人发展遇到瓶颈和天花板。同时,这部分人数量较多,很多人又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担负着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因为看不到希望,工作积极性不高,会对政策落实和工作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三是政策咨询和工作建议层出不穷。由于政策涉及人数较多且问题牵扯个人核心利益,通过人大建议、书记市长信箱、百姓问政等渠道反映身份认定、提拔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和诉求层出不穷,不排除今后有信访方面的问题。同时,由于各县市区政策标准不一,有的大学生退役士兵在前几年得到了提拔,引发了其他人政策攀比。
三、对策建议
做好大学生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是主动研判,尽早介入。建议市委组织牵头研判大学生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现状、形势和矛盾风险,本着为大学生退役士兵负责的态度,化解存量、减少增量,及时对大学生退役士兵安置政策进行调整,妥善解决矛盾问题。
二是建议人社部门牵头,利用5年左右时间,因地制宜,通过招录、竞争上岗等形式对历史上各县市区安置的大学生退役士兵进行妥善安置,彻底解决大学生退役士兵“入口”问题。
三是今后在市本级政策范围内进行的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社区专职人员等招考工作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定向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对参加各类考试、入学的退役士兵进行加分,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四是建议因地制宜,市县根据财政收入状况,适当提高义务兵服役期间的家庭优待金等福利待遇,增强征兵工作的吸引力。
五是综合施策,整合优待资源,在住房、医疗、教育、交通、旅游等领域体现社会对军人及军人家庭的关心关爱,拿出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和行动,关心关爱义务兵家庭,在全市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社会氛围,激励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营。
(联系人:王红伟 电话:18991073037)
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0年10月14日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 市政府办公室承办 市政务信息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网站标识码:6108000003 陕ICP备06001574号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90号
办公地址:陕西省榆阳区青山东路1号 联系电话:0912-3893665